免费
倪海厦讲授的《黄帝内经》课程核心介绍
1. 课程定位与目标
倪师将《黄帝内经》定位为中医的生理学、病理学和诊断学总纲。他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:
建立正统的中医思维模型:让学习者彻底理解人天相应的观念、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、脏腑经络的相互关系。
解释“为什么”:解释之前在《针灸》、《本草》中学到的各种治疗方法其背后的根本原理。比如,为什么这个穴道能治这个病?为什么这个药会作用到这个经络?
培养“治未病”的能力:通过《内经》的望诊、脉诊和生理模型,能够在疾病发生或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察觉并干预,这是中医的最高境界。
2. 主要内容与结构
课程主要讲解《素问》和《灵枢》的核心篇章,但倪师并非逐字逐句讲解,而是抽丝剥茧,提炼出与临床最相关、最能体现中医核心思想的章节进行深度剖析。
《素问》部分重点:
上古天真论、四气调神大论:奠定养生、预防的思想基础,强调顺应自然(四季、昼夜)的重要性。
阴阳应象大论、金匮真言论:这是核心中的核心,详细阐述阴阳五行学说如何与人体、万物相对应,是建立中医思维的关键。
五脏生成篇、五脏别论: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。
脉要精微论、平人气象论:深入讲解脉诊的原理和方法。
宣明五气篇、至真要大论等:讲解病机、五运六气等更深入的理论。
《灵枢》部分重点:
《灵枢》又被称为《针经》,与《针灸大成》关系极为密切。
倪师会重点讲解九针十二原、本输、营卫生会、决气、经脉等篇章,深入阐释经络的实质、营卫气血的循环、针刺的原理等,作为对《针灸大成》课程的深化和理论补充。
3. 主要特点与风格
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贯穿始终:
倪师不断强调人是一个小宇宙,与自然界的大宇宙息息相通。他会用天文、地理、气象、政治、军事等比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,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。例如,用国家的官制(心为君主之官,肝为将军之官等)来比喻脏腑的功能与协作。
极度强调“阴阳”为总纲:
他认为,整部《内经》的核心就是“阴阳”二字。所有的诊断和治疗,最终都要归结到辨别阴阳。他会用各种方式(如脉的浮沉、舌的润燥、面的寒热、症的静躁)来教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分辨阴阳。
望诊、闻诊、问诊、切诊的极致运用:
倪师在《内经》课程中,会大量传授他极具特色的诊断学,尤其是望诊。
面诊:脸上不同区域的色泽、斑痣、纹路对应哪些脏腑问题。
眼诊:通过观察眼睛的瞳孔、角膜等区域的变化,诊断脏腑疾病(尤其是肝病)。
掌诊、耳诊等。
他将《内经》中的理论(如“五色篇”、“脉要精微论”等)直接转化为可操作的、高效的临床诊断技术。
破除迷思,正本清源:
他强烈批判后世对《内经》某些理论的曲解和复杂化。例如,他对“五运六气”的解释非常直观实用,反对将其变成一种刻板的、机械的推算游戏。他强调《内经》的智慧是活泼的,关键在于把握其神,而非死记其形。
与临床紧密结合:
这是倪师所有课程的共同特点。他讲解《内经》的任何一段理论,最后都会落到“临床上如何应用”上。他会告诉你,这个理论对应什么症状,该如何思考,该用针灸还是用药,该用补法还是泻法。
4. 核心思想与贡献
构建了完整的中医世界观:学完倪师的《内经》课程,你得到的不是一个零散的知识点,而是一个完整的、逻辑自洽的、可以用于分析和解决一切健康问题的思维框架。
实现了从“术”到“道”的飞跃:学习者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变了,不再只盯着某个穴位或某味药,而是能从整个人的气血、阴阳、脏腑平衡的高度去思考病情。
赋予了学习者“预见性”:通过《内经》的教导,你能够根据一些微小的迹象,推断出疾病未来的发展趋势,从而实现“上工治未病”。